4月7日至9日,改编自老舍原著的话剧《二马》将在国家大剧院迎来二轮演出。日前,《二马》剧组主创与观众在国家大剧院新闻发布厅提前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妙趣横生的互动交流会,中国老舍研究会前任会长关纪新,现任副秘书长、光明日报出版社编辑史宁应邀参加,该剧导演、编剧兼主演方旭,携演员刘欣然、秦枫、马驭崧与现场观众就《二马》台前幕后的故事展开了交流互动,现场爆料不断、笑声不绝。

据悉,此轮演出售票火热,原定的三场演出分别加开了池座,仍面临即将售空的火爆趋势。见面会当天,现场不乏看过首轮演出、彩排,仍将准备“三刷”的观众,甚至有观众直接向主创“吐槽”:“去年首演我就没抢上票,后来一直盯着《二马》,才逮住了今天和主创亲密接触的机会。”

新闻发布会现场(摄影 陈牛牛)

经典新改编 有惊喜

年近七旬的中国老舍研究会前任会长关纪新,在新闻发布会当天受方旭邀请来到现场,最初就是他极力推荐方旭改编老舍这部作品的。关爷介绍,“《二马》这部小说,是当年老舍先生在英国教英国人国语时‘写着玩’的一部作品,但精彩程度不亚于老舍的其他经典作品。”关爷爆料为了改编《二马》,方旭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做了很多工作,“对于如何把《二马》搬上舞台,最初做了三四个方案,我也是直到他们在北京人艺的舞台上演出才看到话剧《二马》真正的样子。”关爷笑称,老舍研究会里的专家们,会带着研究的视角去‘挑毛病’地看戏,他们说原著不是这样的,想象中的话剧应该更传统一点,但是他们看完后都很喜欢这版《二马》话剧,也认可这样的改编在剧场里才更拿人。”

嘉宾关纪新、史宁(摄影 陈牛牛)

 关爷认为,这版话剧的改编,如果用老舍先生的话说就是“挠到了痒痒肉”。小说《二马》呈现的是100年前中西方文化交叉碰撞的背景下,发生的啼笑皆非的故事。方旭将他对小说的理解,对老舍的认识,加入自己的戏剧观揉进了这部话剧里,让100年后的观众在观看时,能跨越时空地感知,反观现实地思考,这才是抓住了老舍的灵魂。因此,在之前老舍研究会就这部话剧举行的内部座谈会上,这版话剧《二马》获得了研究专家赞不绝口的好评。

当天,中国老舍研究会副秘书长、光明日报出版社编辑史宁也参加了活动。史宁坦言自己是老舍的忠实粉丝,他说张爱玲在散文《私语》里,有段关于《二马》的描述:“《小说月报》上正登着老舍的《二马》,杂志每月寄到了,我母亲坐在抽水马桶上看,一面笑,一面读出来,我靠在门框上笑。所以到现在我还是喜欢《二马》。”史宁坦言:“读原著时,尽管幽默是有的,但我没有感受到张爱玲描述的那么大的反应,可能是因为这是上世纪20年代的作品,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及语言习惯也在不断变化,所以现在读原著不会有那么剧烈的反应。但是看了话剧《二马》后,却惊喜地发现经过方旭的艺术加工后,恰恰弥补了时代变迁产生的隔阂,以我个人的观看经验来说,我敢保证,大家在看戏时一定会像张爱玲描述的那样笑得特别爽朗开心。”

导演、编剧及主演方旭(摄影 陈牛牛)

全男班演绎 有亮点

因对老舍原著的喜爱,很多观众好奇话剧版的《二马》将在舞台上呈现怎样的效果。面对整部剧清一色的男演员,有观众提问“全男班”演绎匠心何在。

兼编剧、导演、主演为一身的方旭坦言,全男班绝非噱头,“我这个人吧,做戏不太喜欢特别实的东西,我觉得舞台就应该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空间,像我的作品里很少有人只演一个角色,包括《二马》也是。而且《二马》很特殊,中国人演外国戏这事儿,到底要不要洋腔洋调?怎么来表达更适合?所以最后我们选择了这种表达方式,戏里的反串不是旦角那种男扮女,不用捏着嗓子说话,我们不演女人,只演感受。我们试图把它做得游戏感很强,而这正和全男班这种形式风格相合。”方旭称特别感谢《二马》的这帮全男班演员,没有他们《二马》也不会这么火,而这种全男班的演绎,反而生发出一种别致的喜剧效果,成为全剧的一大亮点。

演员刘欣然(摄影 陈牛牛)

享有京城最美男旦美誉的戏曲演员刘欣然在《二马》里勇担重任,饰演温都太太和伊太太两个角色。虽然在戏曲舞台上演绎过很多女性角色,但刘欣然称以戏剧的方式演绎女性,这还是第一次。

刘欣然说看过原著后,对塑造一个全新的舞台形象充满期待,“但拿到剧本进了排练厅就傻眼了,戏剧表演不像戏曲,没有‘起范儿’这个过度,节奏也完全不一样了。”刚开始方旭导演甚至疑惑“你怎么把温都太太演成了怨妇?”刘欣然坦言自己也是熬过了“愁得整个人都没电了”的惨淡日子,才慢慢找到了感觉,对此他深表“欣然”:这也是《二马》让他感到收获最大的地方。“艺术是相通的, 戏曲理念如果能借鉴到戏剧中,二者是可以相互借鉴与加分的,找到感觉的时候特别兴奋,能在特别的表演空间里找到一个不一样的我,这需要勇气,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在这部剧种,舞台上的戏曲表达也成为一大亮点。

观众热情提问(摄影 陈牛牛)

新演员加入 有突破

复排时间短暂紧张,对这次全新加盟《二马》的演员秦枫和马驭崧而言,如何迅速进入角色成为了最大难题。被誉为“话剧小王子”的秦枫,在剧中饰演十八岁的小马,用方旭的话说“那是一个满眼问号的年轻人”。为了迅速找到状态,秦枫说他不放过任何细节给自己心理暗示,他随身带着道具口琴,就是为了时刻找到小马的生活状态,还特意换了一个水杯,就因为上面有马的图案。事实证明,这些努力都没有白费,现在秦枫被剧组小伙伴亲切地称为“秦十八”,就连关纪新老师都忍不住说:“秦枫的眼神,让我想起二三十年前第一次读《二马》,想象中小马的眼神,就是这样,那种第一次到西方,极端憧憬极端好奇又极端找不到方向的眼神……”

演员秦枫(摄影 陈牛牛)

来自煤矿文工团的马驭崧,会曲艺,善搞笑,用方旭的话说是个讨喜的小胖子,哪怕他不说话,站在台上观众也会觉得有喜感。马驭崧是个特别下功夫的演员,此次他在剧中扮演李子荣和亚历山大,都是比他年龄大不少的角色,“别看戏外我们都管秦枫叫枫哥,可是演起戏来,我的角色比他大。”为了找好感觉,马驭崧把原著、剧本等素材里所有关于人物的片段都找出来,仔细研读揣摩,特别用功,方旭说他就是知道下黑功的演员,晚上回去自己琢磨,转天再来排练,就给你点惊喜瞧瞧。

方旭现场还爆料马驭崧演完《二马》,家里就真变“二马”了,因为他老婆现在怀着身孕,预产期就在《二马》演出前后,观众听完都不禁鼓掌为准爸爸送上祝福,也感叹作为演员的辛苦。

发布会现场表演(摄影 陈牛牛)

新闻发布会上,出品方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业务总监姜越介绍了《二马》的未来征程。“北演2015年研究戏剧未来出品的方向时,确定了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打造京味儿作品。《二马》去年在北京人艺首都剧场演出,后来到上海东艺,都是一票难求,充分证明了这部作品的品质。作为出品方,我们也非常期待《二马》未来的演出,今年《二马》不光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演出,也将走进优秀的二三线城市,开启全国大规模巡演,让更多观众可以欣赏到这部优秀剧作,感受老舍先生经典作品的魅力。”而今年6月,话剧《二马》也将作为首届老舍国际戏剧节主打剧目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