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碧华》海报


由最高人民法院影视中心、上海电影(集团)公司联合出品的电影《邹碧华》9月4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首映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在亲切接见影片主创和邹碧华同志亲属时说:“电影《邹碧华》艺术再现了邹碧华同志为司法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集中诠释了邹碧华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成功塑造法治建设‘燃灯者’形象,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光明前景,是一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好作品。”

在随后的放映环节,容纳700余人的小礼堂座无虚席。88分钟的放映结束后,当灯光亮起,全场竟然一阵沉默,大家都坐在座位上,没有人起身离场。偶尔可听见有人在轻轻抽泣。后来,一位记者朋友在微信朋友圈形容当时的情景用了四个字:男默女泪。其实,流泪的何止是女观众,有人看见,包括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中宣部副部长鲁炜、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等在内的许多男性观众,在灯光亮起的那一刹那,也都在用手擦拭着眼睛。

作为这部影片的制片人,也许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们一直紧绷的神经才得以放松下来;也许只有在这个时候,才真正感觉到之前经历的那些沟沟坎坎和酸甜苦辣,都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付出。

邹碧华同志是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2014年12月10日在参加有关司法改革会议的途中,因连日奔波过度劳累突发心脏病,匆匆走完了47岁的人生路程。他的不幸离世不仅震惊了整个法律界,也惊动了中央高层。

2015年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作出重要批示:“邹碧华同志是新时期公正为民的好法官、敢于担当的好干部。他崇法尚德,践行党的宗旨、捍卫公平正义,特别是在司法改革中,敢啃硬骨头,甘当‘燃灯者’,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政法干部要以邹碧华同志为榜样,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征程中,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法治精神,忠诚敬业、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乐于奉献,努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深入挖掘邹碧华同志身上所蕴含的时代价值,用他的精神感召更多躬行者和后来者,最高人民法院和上海市有关方面经过研究协商,决定根据邹碧华同志先进事迹拍摄一部电影作品,更好地向全社会宣传邹碧华同志的事迹和精神。影片的创作拍摄任务,交给了最高人民法院影视中心和上海电影集团公司两家出品单位。

为了完成这个创作任务,两家出品人倪寿明和任仲伦经过充分沟通,确立了同心协力、分工协作的合作模式。鉴于邹碧华同志作为法官身份的特殊性和专业性,剧本创作由最高法院影视中心负责牵头组织,邀请了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编剧王兴东担纲编剧,并安排法院影视中心田水泉参与完成编剧工作,确保剧作思想性艺术性达到较高水平的同时,在法院工作和法律层面也不出纰漏。编剧深知,一部影片容量有限,必须紧紧扣住习近平总书记批示的核心,写出一个“公正为民的好法官,敢于担当的好干部”,特别是在司法改革中“敢啃硬骨头,甘当燃灯者”的当代领导干部形象。为了写好这个人物,编剧从邹碧华出生成长的江西奉新县,一直追踪到安放他骨灰的上海龙华烈士陵园,不仅重点采访了上海法院与他朝夕相处的同事,而且延伸采访了他中小学的老师和同学。这样做并不是要写他的47年的人生传记,而是为了找准他的人生底座,塑造出一个真实生动、可信可敬的英模人物。

剧本完成之后,最高人民法院专门组织召开“电影剧本《邹碧华》研讨会”,邀请到了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及文艺界部分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研讨。著名表演艺术家、八一电影制片厂原厂长王晓棠将军,时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现任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景汉朝同志都到会对剧本给予了具体指导,提出了很具体、很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为了完成好这次的拍摄任务,上影集团这家老牌的制片公司,集结了最好的设备、人才、技术等优势资源,挑选精兵强将组建了摄制组,确定上影资深导演史凤和担任导演,上影演员剧团团长佟瑞欣担任主演。佟瑞欣接到任务后,决心要塑造出大家最为熟悉的那个邹碧华。他不仅认真看完了邹碧华生前所有视频资料,而且深入上海法院走访,不放过任何一个了解邹碧华的机会。他不仅自己全情投入到影片之中,而且动员上影演员剧团的全体人员,一切都要为拍摄《邹碧华》让路,牛犇、王诗槐、崔杰、徐才根、于慧、肖荣生、张晓林、刘小锋、何琳等老中青三代艺术家都参与了这次演出任务。不论角色大小,不论戏份多少,为了烘托那朵红花,大家甘愿当一片绿叶。电影拍摄时,正是上海七八月份最炎热的季节,每天十几个小时的拍摄,大家流了多少汗水,没有人会记得……

电影《邹碧华》首映时间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但当时的情景依然恍然如昨天历历在目。所有的人参与到这个电影项目之中,都是为了完成一个共同的心愿,以电影的形式把邹碧华同志留住,把他留在大银幕上,留在我们身边,留在我们的心里!

(作者系电影《邹碧华》制片人)